2)第三百三十四章 决定国运的一战_北宋之天生反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必定会有一个人往油门上踩一脚。

  这句话虽然有戏谑的成分,但有时却十分准确,而辽国已经是一个衰落的帝国,耶律延禧这个掌控着整个帝国的人,显然一直在给辽国踩着油门,加速着辽国的衰落。

  “上次败的那么惨,耶律延禧应该不敢再亲自领兵了吧?”

  马原想了想再次问道。

  按照常理分析,耶律延禧上次吃了那么大的亏,应该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,像打仗这种事,还是交给军中的将领才对。

  “不好说,就算他不亲自领兵,可谁又敢保证,他不会干预军中将领的决策?”

  宁复再次摇头道。

  耶律延禧依然呆在辽国北境,并没有回中京的意思,估计是因为败的太惨,所以没脸回去。

  而只要耶律延禧呆在北境,就可以随时干预大军的决策,比大宋军中的监军权力还大,有他在,再有本事的将领,恐怕也放不开手脚。

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宁复命令马原密切监视着辽国的一举一动。

  宁复他们拿下燕云十六州,大宋在短时间内就无力北扩,金国崛起的势力太猛,辽国随时都可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。

  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,金灭辽之战,整个过程加在一起,也只用了五六年的时间。

  特别是在前期,金国崛起的势力极猛,短短一年多的时间,就攻占了辽国的东京,随后又打下十几个州府,使得金国的势力得到极大的扩张。

  如果真等到金国攻占了辽国东京,那时金国的气候已成,再想遏制他们简直难比登天。

  所以宁复十分清楚的知道,接下来耶律延禧对金国的这一战,将决定辽金两国的国运,甚至还会影响到大宋的国运,这让他不得不关注。

  皇城司在辽国早就设下了各种探子,各种消息也源源不断的通过马原,最后汇聚到宁复手中。

  据皇城司查到的情况,萧奉先在杀死耶律和鲁斡父子后,很快就掌控了安乐城的局势。

  毕竟萧奉先手中有耶律延禧的圣旨,再加上之前耶律和鲁斡抗旨不遵,所以萧奉先占据了大义。

  再加上萧奉先事后也大肆宣扬,耶律和鲁斡父子意图不轨,甚至还夜宿行宫等罪行,虽然有假有真,但只要把罪名扣到耶律和鲁斡父子头上就行了。

  接下来萧奉先就开始调集大军,除了留下五千人驻守安乐城外,剩下的大军全都被他带去了北境。

  不过萧奉先杀死耶律和鲁斡这一举动,也引发了辽国上下的震动,不少皇族都对萧奉先破口大骂,甚至上书请求耶律延禧诛杀萧奉先。

  不过耶律延禧却表现的十分强硬,非但没有惩罚萧奉先,反而对他大加赏赐,同时再次命令各地的贵族派兵支援北境。

  耶律延禧的举动,让不少辽国贵族感到心寒,但也有一些胆小的人,害怕成为第二个耶律和鲁斡,于是派出兵力前往北境,听从耶律延禧的调遣。

  这也使得耶律延禧手中的兵力很快超过了十万人,而金国那边也消化了吞并的土地,双方的大战一触即发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