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革御史台_北宋之天生反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察御史这个官职听起来很威风,但其实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官,还没有一个上县县令的品级高,虽然权力大,但也只能嘴上痛快,而且还手容易得罪人。

  所以在大宋做御史,其实真不是什么好事,一不小心就可能惹祸上身,毕竟御史台并不独立,万一得罪了哪位权臣,人家只要动动嘴,就可能将你贬到天涯海角去。

  而且许多人做了御史,也都只是把御史当做一个跳板,日后肯定会想办法调到其它官职上,所以他们也必须和一些掌握他们前途命运的官员打好关系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想要靠御史监察百官根本就不可能,哪怕御史明确知道某位大臣违法,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,他们也可能当做没看到。

  朝堂上的官员本来就有一个巨大的利益网,御史也是这个利益网中的一员,根本无法脱离出来,更别说监督它人了,这种自己监督自己的效果,有没有也差不多。

  既然明白了御史台无法发挥职能的原因,做出改革当然也要有针对性。

  宁复对御史台的改革提出三点,第一就是将御史台彻底的独立出来。

  御史台从中央到地方,将监督之权集中起来,形成一个从下至上的提升系统,并且这个系统直属于皇帝,不受其它官员的干扰。

  而且御史台官员的选拔与提升,也必须独立于现在的官僚体系之外,只有这样,才能让御史不再任何的节制,从而发挥出应有的职能。

  第二则是扩大御史台的职权,以前御史台只有监督之责,却没有调查和执法权,遇到案子只能交给大理寺或地方衙门处理。

  现在则要增加御史台的职权,使得御史能够调查和执法,增强御史的威慑力。

  当然有权力也必须有责任,如果某一些的官员出了问题,而当地的监察官员没有起到作用,就算他没有参与案件,同样要受到处罚。

  第三则是提高御史台各级官员的级别,以前御史台只有一个御史中丞是从三品,下面的官员却断档了,大多只是从七品或从六品。

  这么低的品级,就算是有权力,但在待遇上却差上许多,更别说在官场上,官大一级压死人,面对高品级的官员,御史们先天没有底气,所以提高御史的品级也是势在必行。

  “官家,这就是臣对御史台改革的想法,若有不当之处,还请官家恕罪!”

  宁复最后站起来向赵煦行礼道。

  赵煦听完后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,宁复这个改革可真够大胆了,甚至可以说比他设置昭宣使的影响还要大,因为这几乎改变了朝堂上的权力结构。

  “这个……动静是不是太大了点?”

  赵煦沉默半晌之后,终于抬头向宁复问道。

  他只是想加强对官员的监督,从而牵扯一下官员手中的权力,便于皇权的行使。

  可是现在宁复倒好,直接改变了大宋的朝堂上的权力结构,这要是真的改革下去,势必会让御史台崛起,从而形成朝堂上的一大权力巨大,甚至可以牵制两府三司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