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三十三章 窝案_北宋之天生反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中养的一个外室那里。

  童贯这时也大喜过望,当即让人给吴献和崔藉录了口供,然后又派人将吴献收集的证据取了回来。

  这下人证物证俱全,就算何路和周真素再怎么嘴硬也没用了。

  有了吴献的物证,再加上他和崔藉的口供,何路和周真素也很快招供,赈灾粮的确是被他们侵吞的,另外还涉及到青州的几个大商人。

  毕竟那么多的粮食,何路他们留在手里也根本没用,只有换成真金白银才更方便收藏,所以那些商人就成了何路他们的销脏门路。

  对于这帮奸商,宁复和童贯也没有客气,直接派人上门抓人,所有牵扯到这件案子的人,从上到下几乎一个没跑。

  “触目惊心!触目惊心啊!除了这次的赈灾粮,他们连朝廷的税收都敢贪,简直是死不足惜!”

  童贯看着记录何路等人罪行的文书,也气的一拍桌子怒道。

  随着何路等人的招供,他们的罪行也很快浮出水面,远比他们之前查到的还要惊人。

  而且整个青州上下,甚至包括下属的几个县,全都被他们腐蚀透了,几乎整个青州地界的官员,全都涉及到各种样的案子。

  这种案子在古代同样有一个专门的称呼,叫做窝案,意上整个地区的官场全都是蛇鼠一窝、狼狈为奸。

  “很正常,正所谓天高皇帝远,只要他们搞定了监督的人,自然很容易做到这一点。”

  宁复却表现的十分冷静,因为早在之前他就已经猜到会是这种局面了。

  甚至宁复可以肯定,全国那么多的州府,肯定不止青州一个地方存在窜案,肯定还有更多的地方没有被发现。

  “周真素身为通判,本来就有监察当地官员的职责,却没想以他竟然与何路等人同流合污,另外还有皇城司……”

  童贯说到最后时,也露出痛恨的表情。

  皇城司在青州当地的人也被何路收买了,所以青州发生这么大的事情,朝廷才会一无所觉。

  “光靠皇城司的力量还是太单薄了,更何况百官对皇城司一直十分戒备,使得皇城司也受到很大的限制,对地方的监管力度并不强。”

  宁复这时摇了摇头道。

  想要解决对地方监管的问题,就必须要有多套机构相互配合、相互监督才行,而且还要将他们的权力划分清楚,避免他们之间同流合污。

  当然上面这些说起来容易,想要做到就难比登天了,连后世也无法避免,更别说现在了。

  “现在整个青州的官场几乎都被咱们抓光了,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

  童贯这时有些为难的问道。

  整个青州的官场为之一空,现在青州也只能由军队接管,才勉强维持一州的运转。

  “这种事咱们就别管了,还是如实上报,交由官家处理吧,不过咱们大宋最不缺的就是官员,童兄你不见吏部那边有多少人等着排队吗?”

  宁复最后也哈哈一笑道。

  大宋对读书人实在太优待了,甚至连科举录取的人数都远超其它朝代。

  这也导致大宋的官员极多,许多官员都等不到实际的官职,因此只能排除等候,或者是几个人分担一个官职的权力,这也是大宋冗官的原因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